绥芬河地处中俄边境,一条中东铁路将这座口岸城市与俄罗斯在经济上紧紧联结在一起。100多年的通商历史,改革开放后中俄贸易往来的繁荣,都为中俄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史是中俄文化交流的根基
绥芬河是火车拉来的城市,中东铁路让这座城市繁荣发展起来。苏俄领事馆、东正教堂、大白楼等俄式建筑,作为一种独特的俄罗斯文化符号,在这座异域风情浓郁的城市里绽放着光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友谊和平天使雕像,更是绥芬河中俄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
友谊和平天使嘎丽娅是中俄混血儿,1945年8月,嘎丽娅作为苏联红军的军使翻译,在天长山要塞劝降负隅顽抗的日本侵略军时英勇牺牲。为纪念这位中俄友谊和平天使,绥芬河市民自发地为嘎丽娅建起了青铜雕像,在雕像的背后,雕刻着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题词:“俄中友谊就是相互理解、信任,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我们将铭记过去,展望未来。”这座雕像,以及普京的题词,深刻见证了中俄之间的深厚友谊,并成为百年口岸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每年,都有俄罗斯老兵来到我市,向友谊和平天使嘎丽娅雕像献花,以此缅怀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英雄。
文化交流与经贸往来相辅相成
文化的互动与交融,离不开口岸城市的地缘优势。
绥芬河在全国沿边开放和我省对俄以及东北亚多边合作中,是不可替代的窗口、枢纽和平台。相比内陆城市,绥芬河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经绥芬河到俄罗斯波格拉尼奇内区只有26公里,到俄远东自由港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只有200多公里。绥芬河有公路和铁路两个国家一类口岸。随着公路口岸和铁路口岸的扩能改造,运力大幅上涨,通关更为便捷,为“走出去”和“引进来”都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中俄文化交流以此为平台,拥有了更多的机会。
已经连续举办五届的中国国际口岸贸易博览会,凸显了绥芬河在国际经贸尤其是对俄经贸合作中的重要地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以及国际化论坛的关注。尤其是今年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口岸贸易博览会首次设立文化展区,使文化交流与经贸往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效果更佳。
民间交往助力文化交流
今年5月9日,绥芬河市民孙柏良受邀参加了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活动。活动中,他手持中俄混血少女嘎丽娅雕像照片的牌子,参加了游行。据介绍,在此之前,孙柏良已经多次参加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胜利日”阅兵式,每年都去慰问俄罗斯的老战士。多年来,孙柏良通过开展中俄友谊体育赛事等形式,大力宣传中俄友谊,成为了中俄文化交流的民间使者。
无独有偶,我市户外俱乐部群主“丑哥”和远东红旗军88旅官兵的后代共计30余人,今年也受邀赴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参加了“胜利日”游行,他们举着远东红旗军88旅牺牲战士的照片,行进在游行队伍中。“丑哥”说,中俄之间的文化交流,不仅仅停留在普通的文体活动中,还要以历史这个纽带,将其融合升华,多渠道地融入到各个领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