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农业保护政策比较及对策研究
2017年03月21日 08:58:07 来源:中俄资讯网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逐渐成为开放式的产业,对国民经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同时,2008年的粮食危机从不同侧面给中国经济带来冲击,并敲响了国家粮食安全的警钟,提醒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农业领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进步,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中国经济目前发展的现状要求中国必须加快发展农业,参与国际农业产业的竞争,以农业经济发展应对经济新常态,形成以农业拉动工业发展新局面,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而这又要求中国需要对农业保护政策进行不断调整。但是中国农业面临的问题也不少,如耕地减少、人口猛增、科技进步缓慢等,而最紧迫的问题是中国至今还未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政府保护农业和科技支撑农业的体制。此文在分析农业保护政策产生原因及措施的基础上,对中俄两国农业保护政策的思想和措施进行比较,提出在WTO框架下调整和完善中国农业保护政策的建议,对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农业保护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俄资讯网经贸特稿作者:侯晓欢李娟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速度加快,使得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农业产业竞争加快,也为中国农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截至2015年2月末,中国农产品累计出口额为68.7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同期增长了13.1%。但是农业具有弱质性,生产过程中风险很大,因此中国对农业保护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俄罗斯国土面积巨大,农业生产资源丰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发展潜力巨大。农业作为立国之本,一直以来都受到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张重    作者:
图片新闻